她决定不再染发,只想做“完完全全的,真正的自己”。照片里她一头浓密的白发,脖子细而长,皮肤紧致,没有一丝磨皮和填充感,在岁月的痕迹里神采奕奕。
她跟粉丝讲:“希望你们能够接受这样的我,白头发,和可爱的皱纹! ”还俏皮地说:“Lam(林子祥)很喜欢我这样,我们看上去像双胞胎。”
自2003年的《Inside Out》后,叶倩文接近20年没有灌录新唱片,上一次演唱会已经是8年前,几乎淡出歌坛。去客串其他人的演唱会,她唱完便逃:“唔同我讲嘢,咁我返屋企困觉!(别跟我讲了,我要回家睡觉了)”
这些年她过简单的生活,却“忙得不得了”,朋友很多,星期一、星期五打羽毛球,星期四全天跳舞,还要去打高尔夫,忙到吃饭只给一个半钟。“我就跟林子祥讲,六点半可以跟你吃个饭,我就六点半吃到八点,就跑了。”
打羽毛球是叶倩文的正经事。她的老师有李宗伟和周昕,球友是朱玲玲,从38岁开始坚持到现在,练到半专业水平,还会跑到长沙、珠海参赛。一开始打得很疯,右手受伤,她想没事还有一只手,换左手练好了,然后左手也打伤了。有球友在羽毛球馆认出她,谁知她主动找来,说看他球技好,要不要加入一起打。
近几年,每年她都跟粉丝做名为TAP的见面会(Think Act Positive:积极地思考与行动),疫情后改成Zoom直播,直播间人不多,几百几千人。她在英语、广东话、普通话里切换,熟络地喊老粉丝的名字,絮絮叨叨地唠家常。
她偶尔在社交媒体上洋洋洒洒写千字长文,为一桩很小很小的事激动:去打高尔夫,竟然救了三只小乌龟。
偶尔的“营业”时刻,几乎都与林子祥有关。2019年,林子祥在红磡开Lamusical演唱会,叶倩艺术总监,在幕后亲力亲为,每天排练7、8个钟头。
今年《声生不息》的舞台上,第一个出圈的,就是叶倩文和林子祥的粤语金曲舞台。两个人加起来135岁,搂着彼此唱《敢爱敢做》,音域极宽,气息极稳,不输当年。
1983年,如日中天的歌手兼作曲人林子祥要录一首叫《重逢》的歌,想找一个女歌手合唱。《少女日记》的导演杨凡引荐了叶倩文。
叶倩文当时刚从台湾到香港,被称为“鬼妹”。加拿大长大,广东话完全不会,中文差到连自己的八卦新闻都读不懂。TVB有一年的晚宴,主持人请她玩魔术牌,因为听不懂,她当场掉线,郑裕玲隔得老远给她翻译,急得隔壁桌的成龙跑来帮忙。
有一天他拿给她一盒白色录音带,说是上厕所时作曲的。这首歌是《零时十分》,入选当年的十大劲歌金曲,在香港乐坛寂寂无名的叶倩文一举成名。
在这首歌之前,她广为人知的形象是喜剧片里的傻大姐,他却挖掘了她歌声里甜美、静谧的一面。是林子祥给了她事业的基础。
虽然合作了几张唱片,但他们的关系仅限于工作,没有单独吃过饭。中间更一度断了联系。直到1992年,林子祥要录一首情歌,又找叶倩文合唱,这首歌叫《选择》。
当时林子祥和妻子分居,对方带孩子去美国住,他一个人在香港。《选择》之后,他时不时约叶倩文出来吃饭。“我现在长大了,成熟了,他又有好多事发生。”叶倩文说。
那一年的劲歌金曲奖上,叶倩文和林忆莲、王菲角逐最受欢迎女歌手,她手拿奖杯,穿一身红衣,春风得意。林子祥走近她,搂着她的腰,随着《选择》的歌声,两人依偎在一起,痴痴地望住对方。
尽管林子祥比叶倩文大14岁,是不折不扣的乐坛前辈。但叶倩文很清楚,一个人不可以完全依赖另一个人。
叶倩文交过一个男友,他会没收她的护照,不让她去工作,她说她爱工作,不要成为她的负担。也有条件很好的男人跟她求婚,承诺给她好日子过。叶倩文的反应是:“我差点拿个鞋子去敲他。我不是要你去养我,我希望我们大家是平等,我不要去靠一个男人。”
“但阿Lam就是不一样。我跟他在一起很舒服。我们有好多好线年,专辑《Simple Black& White》